教师如何协助学生快速适应课堂学习?
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整理情绪,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?
这里提供几个有效的“收心”策略,看看是否能为您带来帮助。
一、教师
1. 分析现状,增强学生的自信
“有些学生对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感到不满,可能会产生担忧和恐惧,甚至长时间陷入自责和懊悔中,不愿意或不敢去上学。”专家建议,教师应积极指导,帮助学生尽快克服这些忧虑,恢复信心,重新专注于课堂。“与孩子一起回顾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,找出他们的优点,积极肯定他们的努力,接受他们未能做到的部分,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。”
2. 设计课程活动,帮助学生恢复状态
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,教师可以组织居家学习成果展示、励志故事分享、即兴演讲比赛、心理沙龙等活动,帮助学生重新适应校园集体生活;同时要精心准备课程,注重激发学生兴趣,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。
许多孩子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,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设计课程。让学生成为主角,组织他们围绕假期的经历和收获进行讨论,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才,又能总结和分享假期生活;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,又营造了愉快的师生互动氛围。
3. 以身作则,激励学生找到动力
专家表示,教师是帮助学生收心的关键角色,需要以身作则、精神饱满,为学生树立榜样,率先从假期状态中调整过来。
在此基础上,协助学生设定新的目标。引导学生明确具体细节、完成时间和标准。
可以建议学生在桌面上贴上一句鼓励自己的话,不断提醒自己:为目标付诸实际行动,给自己适当增加压力,在努力中找到梦想的学习动力。
二、家长
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,也是孩子的首位教师。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、正确的方法和鼓励的话语,引导孩子投入学习。
1. 制定“收心”计划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建议家长从多个方面帮助孩子收心,从放假模式调整到学习模式。
2. “收心”计划包括:
● 召开一次家庭会议,做好心理准备;
● 调整饮食结构,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;
● 检查并督促孩子完成假期作业,避免孩子出现上学前一晚挑灯夜战、身心俱疲的情况;
● 调整作息时间,按照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,督促孩子按时午睡,早睡早起,调节生物钟,适应孩子上学后的“时差”变化。
● 与孩子一起熟悉学校规定,遵守防疫要求;
● 和孩子一起回忆美好的假期生活,计划下一次假期。
可以对照假期计划,检查哪些已经完成,哪些尚未完成。在分享收获和遗憾(读书、休息、娱乐等各方面)的过程中,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。
3. 调整心态,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
“一玩手机精神焕发,一提作业萎靡抗拒。”放假期间部分家长“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”的心态和孩子不够强的自控力使得“沉迷网络”成为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。
家长首先是认识上要接受,不能太焦虑。人的身心发展,需要张弛有度。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,绝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,而是“如何”科学、合理的问题。因此,家长要保持理性,在假期尾声来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个问题。
先诊断,再行动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诊断网络、电子产品使用情况。孩子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网上?具体又是花在了哪些内容上?孩子自己的感受如何?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如何?这些诊断,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来做。在和孩子一起诊断分析的过程中,引导孩子认识到网络信息的碎片化,认识到青春、时间的宝贵性。
行动上,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行为,放下手机,多陪陪孩子。家长应遵循一条原则:尊重孩子的天性,勿以成人世界的“效率”等观念,束缚孩子的手脚,尊重并鼓励孩子自己发展兴趣、进行各种探索,尽量少请出“电子保姆”。
家长的陪伴,不仅是时空上的,更是心理、精神上的。孩子在这个过程中,安全、尊重、交往、沟通、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,自我意识也将得到发展。
4. 用爱,别用急
● 关注孩子的表现,及时解决问题。
●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果断决定。
● 对孩子的话语和感受多听多理解,并给与及时安抚。不要习惯于“打断孩子讲话”和“习惯性否定孩子”的沟通方式。
家长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。所以,家长学会“循序渐进”的原则,选用一种温和从容、不激进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。
5.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,这是个长期任务
无可否认的是,不少孩子不适应问题来自学习的压力。家长最关心的也是孩子的学习适应问题。如果能提高学习适应力,孩子必然能更从容淡定地迎接和应对学习带来的挑战。蒙台梭利说过一句话:“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,就是让他聚精会神地去学习。”
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?
一是减少干扰因素,家长不要动不动以各种理由打扰孩子的学习;
二是减轻压力,让压力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,不要让孩子产生太多的负面感受;
三是改善亲子关系,平等、民主的关系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;
四是学会计划,在有计划的情况下更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专注力。
还有,限定时间完成任务、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自信心等,也能有效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水平。
比如丰富生活环境,包括让孩子做家务、参与志愿服务等,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体验者和观察者;鼓励孩子对话和多表达,鼓励孩子用准确的概念进行表达,鼓励孩子提问,允许孩子犯错,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等,都能有效帮助孩子提升思维力和学习力,更加从容地享受美好的学习生活。